|
咨詢熱線: 19862737557 |
堆肥在發酵時溫度、水分、PH值、C/N比是影響堆肥發酵的重要因素,有機肥發酵時溫度可以概括為前期溫度上升平穩、中期高溫維持適度、后期溫度下降緩慢,堆肥時溫度的控制直接影響到后期有機肥的腐熟的好壞。
正常有機肥發酵的溫度主要通過翻堆和強制通風來調控,一般遵循“時到不等溫、溫到不等時”的原則,既在發酵前期,既使發酵起溫緩慢甚至不起溫,,48h后必須翻堆或通風,避免堆體形成厭氧環境;在高溫階段當堆溫低于50℃,應及時翻堆(氧氣減少,導致堆體內反應逐漸減少,從而溫度降低),提高堆溫,促進有機物分解和殺死有害微生物;在發酵后期,一旦溫度超過65℃,必須及時翻堆,防止有機物質碳化和氨化。這時可以使用程翔重工生產的槽式翻堆機。
據目前發酵技術來看,有機肥發酵時的溫度在20℃~80℃之間,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發酵的速度和效果。現在有機肥發酵多采用菌種來進行發酵,不僅加快了發酵的速度,而且是發酵更加徹底。
有機肥發酵溫度及過程
有機肥原料中本身就存在著各種菌群,再加上發酵專用的菌種,在條件適宜時,微生物菌群開始大量繁殖,使原料中的微生物含量增多,發酵時產生的熱量使溫度不斷變化,促使適應各個溫度段的菌類對有機肥原料進行分解發酵。
根據溫度不同,有機肥發酵過程分為三個階段:低溫期、高溫期、降溫期(保溫階段)。
低溫期,溫度在20℃--35℃左右。此時,中溫性微生物繁殖旺盛,開始對有機肥原料進行分解。分解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斷使有機肥發酵原料堆溫度升高,使發酵過程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高溫期,溫度在40℃~70℃左右。此時,微生物菌群大量繁殖,對有機肥原料的分解和發酵的速度大大加快。在這個階段中,原料中的蟲卵病菌,逐漸被殺死。隨著熱量累積,當溫度超過70℃后,低溫微生物菌會死掉,高溫菌活性也會降低,發酵速度會減慢。通常會對有機肥發酵原料進行翻堆處理,防止溫度過高導致的發酵速度減慢。
降溫期(保溫階段),隨著發酵過程的結束。發酵堆溫度逐步降低下來直到與略高于室溫。然后封堆保存。